登录  
 加关注
查看详情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应歧的油画风景

我是穿梭在云彩间的风儿,轻柔飘逸,把彩霓吹到每个角落。。。。。。

 
 
 

日志

 
 

灵魂的陶醉——品味应歧油画风景   

2012-09-24 10:13:31|  分类: 封面人物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灵魂的陶醉——品味应歧油画风景(记者梁岸青) - 应歧的油画风景 - 应歧的油画风景
                                                    我和梁岸青
   这篇文章语言华丽,语气流畅,油画的气味像电影的主旋律节奏一般,不断地从字的行间流淌出来,幻化出贵族的境地。著名的高尚红酒杂志《THEONE》的名人专访栏目记者作者梁岸青,年初来到画室拜访,相互言语,畅通无羁,蔓延无边,我很欣赏他,年轻气盛,眼光犀利,思维敏捷,文笔艳丽,词句响亮。我还拜读过他颂扬红酒的文字,真是激情四溢,字字如玉,佳饮入口,温度入怀。处处体现着对职责的尽心和对高尚情操得到追求,他很年轻,我以为他前途无量。过后未几,他写出了专访文章《用色彩打动人心》并配图片在杂志发表,其中语言之美令人眩晕,把我的色彩堪比红酒,意味深长,(见博文《用色彩打动人心》)引发了许多朋友对艺术的浮想和向往。可是,追求完美的他,总觉得文不达意,未能煽发他对我的艺术的感触的兴致。再次走笔行文,涌出了这篇激情洋溢的感想。在报刊发布之前,先于此发表,美文共享。
灵魂的陶醉——品味应歧油画风景 - 应歧的油画风景 - 应歧的油画风景
 

  

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有幸采访了中国油画大师应歧先生。

 

经验告诉我,采访一代名人,几乎让人游历了一个人的功成名就之路甚至一个事业的发展历程。然而,在与应歧先生交谈之后,我改变了这种看法。因为,我在交谈过程中找到了“如释重负”的感觉。我们一见如故,大有相见恨晚之憾。应歧先生是北方汉子,言谈举止中无不透露出粗犷豪气的北派个性,魅力如梭,刺激着我的敏感的思绪,一如陶醉在他的作品前。他的娓娓而谈,除了让我茅塞顿开,更令我似乎摸到了一些莫名的门路,尽管当时我尚未清楚是否就是通往艺术殿堂的钥匙,但可以肯定的就是,它居然让我再度燃起沉睡了十几年的艺术火花。

 

时隔半年,再度翻开应歧先生惠赠的作品集,油画的细胞在体内犹如交织成一道蜿蜒九曲的灵气,随着血液的循环游行在身体的每一处脉络之中。透过应岐的油画,仿佛坐上时光的飞船,穿越到15世纪以前欧洲的蛋彩画艺术中。

应歧先生的作品,在整体上是油画语言与其他艺术因素共时综合运用的结果。但其不同时期的作品却彰显了不同的风格。细细品味其作品,可以发觉他是一个善于掌握和控制画面语言的人,他正是通过画面语言节奏直接传达了其对艺术的执着和对唯美的追求,充实着作品的感染力度。

应歧先生在艺术的创造中采取了兼容并包的宽容态度,捕捉大自然的每一个元素,把其对唯美的理解和对艺术的崇尚,凝结在三尺方布之中,他以其具有鲜明时代意义的审美视角对于当代社会生活和人文精神的审视和思考,以及其在油画的自然唯美追求和艺术创作本体方面作出了个性化的探索和尝试,他经过多年不断的探求和尝试,运用色彩语言已经到了挥洒自如、纵情驰骋的地步,而且能将油画的特点——线条和色彩的运用,迹痕自然地融化于画面的基本情调里。应歧先生把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理想追求在文化沉淀和艺术积累的基础上不断酝酿升华。

 

诚如应歧先生所言,艺术创作需要人文关怀,更离不开大自然。对于艺术家而言,如火如荼、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和丰富的大自然如同巨大的宝藏,蕴蓄着艺术创作素材和灵感的不竭源泉,为此,应歧先生始终保持着对于情感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对大自然的敏锐洞察力,以大量经典的艺术形象和动人画面弹奏出大自然的天籁之音,通过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组成了反映追求唯美境界的别开生面的色彩画面。

畅游在应歧先生的色彩世界中,是一种极致的心灵享受,能在原始的松节油和亚麻画布上寻找到沉淀的文化和传承的艺术。他的每一个画面都凭借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充分地表现出了描绘对象的内在品质,无论是骄阳和暖云,抑或是流水和山野,无不通过丰富的色彩透析出优美的阳光和沁心的空气的质感。洒脱的笔触和明朗的色块,把野风吹拂阳光的讯息跃然画面。而乍起的热风在丰富炽热的色调和热情奔放的用笔中,折射出强烈的感染力。在欢腾的风景中,我们仿佛听到了远方依稀可见人们踏青嬉闹的欢声笑语。你看那静静的流水,越过山间的小路,来到北方小巷,无论何时抑或何处,应歧先生总是能以舒畅的轮廓、柔和的线条和艳丽的色彩与大自然交相呼应,以精湛的技艺表现出对象的人文理想和艺术效果。

对写实油画的艺术超越不仅仅在于色彩语言,更在于精神意识。应歧先生的油画既向人们展示了他对现实性精神的全新理解和领悟,也表现了他对写实性语言的自我拓展和应用,同时也明确了新的表现性语言和现实性精神,对呈现人类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内在联系与艺术的真实性具有可能性。

读应歧先生的作品,就如同走进一个完全新奇的世界,画中的每一个细节,我都很陌生。然而,由这些无数细节组成的每一个完美的画面,却又是熟悉而且有极其浓厚的感情,无论是乡村大道还是纯净原野。

认真品味应歧先生的作品,仿佛是在品茗醇香的美酒,画中的每一寸肌肤恰如杯中的每一滴琼浆玉液,赏心悦目而沁人心脾,让观者的心绪欢快地飘逸在明媚的色彩世界中,心室升腾出与大自然共呼吸的幸福感。

而再三端详应歧先生的画面,亦宛如研读古兰经的诗篇,充满了圣洁的美感。每一次欣赏总是能排遣出心头的郁抑和沉痛。精炼的线条和明快的色彩总是能精心刻画出情缤意纷的艺术魅力和深邃动情的人生真谛的寓意。

画如其人。对应歧先生而言,无论身处佳境还是居于逆境,都能寻找到情绪轻松状态,既不受名利之累,也不为劣境所苦。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正因如此,他的画面还原了风景本来的内在气质和大自然的迷人风采,把其中的色彩和光线推向极致的境界。

在应歧先生看来,油画是修身养性的一大载体。正如应歧先生所说,“我在绘画中净化自己的心灵,并且希望我的读者也能得到这样的享受。”诚然,读应歧先生的作品委实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对唯美的尊崇,是应歧先生执着的追求。油画的色彩之美的熏染,能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我相信,只有境界圣洁,心灵崇高的艺术家,才可以在画面中播撒出如此美丽的氤氲。倘若读过《巴黎圣母院》,便知其中的奇谲诡变和奥妙无穷。同样不难理解,这位年过半百、两鬓沧桑的盛年画家,能够如此自如而强大地驾驭生活、挥洒人生、驱使命运,用丹青妙笔描绘出沉雄浑厚,用色彩语言创造出凝练典雅,使人类苏醒了沉醉的记忆,让生命焕发出葳蕤的生机,达到了惊人地步,实在难能可贵。取得这样辉煌的艺术成就,诚如作者所说的崇尚唯美,更是完成了对心灵的冶炼过程。

 

作为应歧艺术的艺术崇拜者,我对应歧先生的作品远谈不上是研究。但不能否认,应歧先生的作品,是现代中国百花齐放的画坛上的一朵异卉奇花,以独特的风格和个性,挺然特行独立在彪然泱泱的油画王国。现在,他的作品成为追求文化品味人士追捧收藏的热点,是精神乐园里的美味佳肴。以至,作品的价格在几年间飓升二十倍之多,而且,据媒体透露,专家预测其作品的价值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凝视着应歧先生的画面,各种笔触透过色彩在视觉中逐渐模糊,那一刻,仿佛再度与应歧先生神情交融。只是,这已经不是声音的传递,而是一种灵魂的共醉。

                         

        梁岸青 .  2012.9    .  广州

---------------------------------------------------------------------------------------------------------------------------------------------------------------------------------------------------------------

最新作品欣赏

 

灵魂的陶醉——品味应歧油画风景(记者梁岸青) - 应歧的油画风景 - 应歧的油画风景
                                                                  闪烁的阳光                               92X65      2012

 

灵魂的陶醉——品味应歧油画风景(记者梁岸青) - 应歧的油画风景 - 应歧的油画风景
                                                                         舒缓的阳光                               92X65      2012

 

灵魂的陶醉——品味应歧油画风景(记者梁岸青) - 应歧的油画风景 - 应歧的油画风景
                                                                             优雅的阳光                               92X65      2012

 

灵魂的陶醉——品味应歧油画风景(记者梁岸青) - 应歧的油画风景 - 应歧的油画风景
                                                 吟唱的阳光                               92X65      2012

 

  评论这张
 
阅读(13772)| 评论(75)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